可恶的他人,可怜的自己

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、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以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,在不具有证伪可能性这个意义上,三者都与科学的定义存在矛盾之处。

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一样的思想,是一种哲学。哲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“故事”。宗教是通过故事来解释世界。在这里,可以说神是说明世界的重大故事的主人公。与此相对,哲学则拒绝故事。哲学通过没有主人公的抽象概念来解释世界。

人应该如何在共同体中生活,如何与他人相处,如何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;认识“我”,认识“你”,了解人的本性,理解人的理想状态。阿德勒把这种知识叫作“人格知识”。这种人格知识无法从书本上获得,只能从与他人交往的人际关系实践中学习。

关于共同体感觉,阿德勒喜欢这样讲,我们需要“用他人的眼睛去看,用他人的耳朵去听,用他人的心去感受”。

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,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。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不是“世界如何”,而是“如何看待世界”。我们都无法脱离主观。

共鸣是接近他人时的技术和态度。只要是技术,你也可以掌握。

在判定自己言行以及他人言行时,思考其背后所隐藏的“目的”。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主张。

人人都是“我”这个故事的编纂者,为了证明“现在的我”的正统性,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。

人会从过去发生的庞大事件系统中只选择符合现在“目的”的事件并赋予其意义,继而当作自己的记忆。反过来说就是不符合现在“目的”的事件会被抹掉。

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被称为“使用心理学”就在于“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”这一观点。并非是过去决定“现在”,而是你的“现在”决定着过去。

为何要否定“赏罚”

现代阿德勒心理学认为,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:称赞的要求->引起关注->权力争斗->复仇->证明无能。这一切都根源于一个目的——“归属感”,也就是“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”。

暴力始终是成本低、廉价的交流手段。发怒是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疏远的感情。

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

阿德勒心理学是基于横向关系的“民主心理学”

人类因为自身脆弱,所以才会组成共同体并在协作关系中生存。

所有人的内心都有共同体感觉,它与人的认同需求紧密相连。

共同体感觉不需要去“掌握”,而需要从自己内心“挖掘”,正因为如此,它才可以作为“感觉”共有。阿德勒指出,“共同体感觉常常反映出身体的脆弱,人类根本无法与之彻底脱离。”

阿德勒心理学认为,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“归属感”。

认同根本没有尽头。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,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“价值”;但是,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。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,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。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“更多的表扬”。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“依存”的地位,过着永远索求、永不满足的生活。

唯有一个办法——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,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。

让他人来决定“我”的价值,这是依存。另一方面,“我”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,这叫“自立”。决定你自身价值的不是别人。

不要从“与他人不同”方面寻求价值,而是从“保持自我”方面寻求价值,这才是真正的个性。不认可“真正的自我”,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,盲目地突出“不同”,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。

阿德勒心理学将人的一切言行都放在人际关系中进行思考。也就是说,一切言行都有其针对的“对象”。

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,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,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优越情结的一种形态,一般被称为“弥赛亚情结”。它是一种想要成为弥赛亚也就是他人的救世主的心理性反常。

付出,然后才有收获

阿德勒把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时必须面对的课题称为“人生课题”。

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,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。

我们在交友的时候,会学着用他人的眼睛去看,用他人的耳朵去听,用他人的心去感受。

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他人。

工作和交友就是“是信任还是信赖?”的区别。工作关系是“信任”关系,而交友关系则是“信赖”关系。

醉心于正义的人无法认同异于自己的价值观,最终往往会发展为“正义的干涉”。

能否“信赖”他人与能否尊重他人紧密相关。

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。

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,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。

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“喜欢自己”才只关注自己。事实恰恰相反,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,内心充满不安,所以才只关心自己。

正因为我们人类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存在,所以才只能选择信赖。

选择爱的人生

爱并非像一部分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,它不是纯粹或者自然的功能。

对于人来说的爱,既不是由命运决定的事情,又不是自发的事情。我们并不是“被动坠入”爱。

爱需要培养起来。如果仅仅是“被动坠入”的爱,那谁都可以做到。这样的事情不值得称为人生课题。正因为它需要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从无到有慢慢培养起来,所以爱的课题才非常困难。

“被动坠入的爱”就好比是被物欲迷住。因为对方是活生生的人,所以很容易赋予这种爱浪漫的故事。但是,本质上和物欲一样。

阿德勒一贯主张的是能动的爱的方法,也就是“爱他人的方法”。的确,获得他人的爱很难。但是,“爱他人”更是难上好几倍的课题。

爱是“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”。但是,我们没有学习完成它的“方法”。

分工的根本原理是“我的幸福”,也就是利己心。彻底追求“我的幸福”的结果就是给别人带来幸福,分工关系成立,可以说是健全的利益交换发挥作用。

通过一味信赖、一味给予的利他态度,交友关系才会产生。

既不是利己地追求“我的幸福”,也不是利他地期望“你的幸福”,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“我们的幸福”。这就是爱。

为了获得幸福生活,就应该让“自我”消失。因为爱就是从“自我”中解放出来。

“脆弱”在人际关系中是极具杀伤力的武器,这是阿德勒在长期临床经验中得出的重大发现。

选择他们这种生活方式的并不仅仅是孩子,很多大人也试图以自己的脆弱或不幸、伤痛、不得志以及精神创伤为“武器”来控制他人,想要让他人担心、束缚他人言行、支配他人。阿德勒把这种大人称为“被惯坏的孩子”,并严厉批判这种生活方式(世界观)。

所有人都是从几乎过剩的“自我中心性”出发,若非如此就无法生存。但是,我们不能总是君临“世界中心”,必须与世界和解,明白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……如果能理解这些,今天反复谈论的“自立”一词的意思也就会迎刃而解。

自立就是“脱离自我中心性”。

我们通过爱从“自我”中解放出来,实现自立,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。仅仅开始于两个人的“我们”很快就会扩展到整个共同体乃至整个人类。

作为性命攸关的生存战略,我们都会选择“被爱的生活方式”。“被爱的生活方式”完全是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,它一直在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、如何站在“世界中心”。

我们通过爱他人能渐渐成熟起来。爱是自立,是成熟。正因为如此,爱非常困难。

不管对方如何看自己,只是去爱,投身爱中。

你还无法爱自己,做不到尊重自己、信赖自己。因此,你就会认为在爱的关系中“肯定会受伤”或“一定会伤心”,认为不可能有人爱这样的自己。

爱是你的课题,但是,对方如何回应你的爱,那是他人的课题,你根本无法掌控。你能做的唯有分离课题,自己先去爱。

你必须正视并更新自己隐含的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,不可以被动等待爱自己的人出现。

结婚不是选择“对象”,而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,这是一种决心、决断、约定。

相遇的形式如何都无所谓。如果下定决心从此建立真正的爱,面对“由两个人完成的课题”,那么,我们与任何人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爱。

命运靠自己的手创造出来。

只想“轻松”或者“快乐”地活着的人即使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,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。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,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。并且,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。

如果懂得爱并以“我们”为主语活着,事情就会发生变化。你就会感受到仅仅活着就可以互相贡献,包括全人类在内的“我们”。

阿德勒并不希望自己的心理学被教条化地固定下来,只在专家中进行传承。他把自己的心理学定位为“所有人的心理学”,并希望其作为人们的常识流传下去,尽量远离学院世界。

现实就是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。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,不断朝着“最佳分别”努力。唯有如此。

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,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。